教师是一种职业,是一种塑造人的灵魂的职业。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牢记责任和使命,不负党和人民的托付,用自己渊博的知识、高尚的情操育人,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前程。
——题记
张正光,1971年1月生,安徽省南陵县人,中共党员,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级教授、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芜湖市社科联副主席,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理事,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师大研究基地副主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安徽省大别山革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师德先进个人、安徽省优秀教师、安徽省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安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安徽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概论”课名师工作室首席专家,安徽师范大学学生社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指导教师。工作22年来,张正光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传播党的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理论的光芒照亮学生前行的路;无私奉献,为人师表,关照学生,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一坐标,以爱的力量助力学生砥砺前行,是当之无愧的优秀人民教师。
耕耘讲坛22载,用“四真”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张正光热爱讲台、珍惜讲台、敬畏讲台。在工作过程中,他曾有2次机会走出校园,走上行政岗位,但是他毅然选择留在讲台上。他曾经说过:“我这一辈子就是为讲台而生的,只要能登上讲台,面对学生,哪怕是生病了也能自愈。”工作22年来,张正光从未因私事请过一次假,缺过一堂课。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张正光坚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前提是教师必须真学、真懂、真信、真爱马克思主义。因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真学透才能领会理论的真谛,只有真懂得才会教得自信,只有真信仰才能理直气壮,只有真心爱才会有感染力。为了做到“四真”,提升思政课堂的核心竞争力,张正光不断学习马列经典和党的创新理论,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并把这些成果转化为教学语言,进而感染学生。听过张正光的同学评价:“张老师的课富有理论的力量和逻辑的魅力”;“张老师的理论自信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同学”。 2013级卓越语文班在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特别邀请张正光给他们额外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张正光欣然接受,认为这是学生对自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最高奖励。自2011年以来,张正光年年获得学院课堂教学金奖。
近年来,在张正光的参与和推动下,学院探索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管理、分类教学、分类考试”的“分类教学法”,即根据学生专业性质的不同,把全校学生分成文科类、理科类和艺体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编写不同的教案,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不同的考试方案,鼓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选题,并上台讲演。张正光在学生进行自讲互评的基础上,再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成就进行提升。这种方式起到了“点燃”思政课堂的作用,深得学生的欢迎。“思政课也能结合专业学习!”“我们感到自己成了思政课学习的主人,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不再是“客人”和被动的接受者。我们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喜欢张老师最后充满正能量的总结。”张正光授课班级的同学们如是说。老师从台上走到台下,学生从台下走到台上,这种角色互换,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锻炼了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自信,激发了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也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校、学院、教师和学生的广泛欢迎,社会反响热烈。中华女子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安徽工程大学等10多家兄弟院校来校参观交流。“分类教学法”的相关研究课题先后两次被教育部批准立项为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择优推广计划;相关研究成果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教学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得到了广泛赞誉。
党的十八大以来,张正光始终坚持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的第一线,用自己的所学向社会传播党治国理政的理论、砥砺奋进的故事。5年多来,他已经围绕“中国梦”“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全面从严治党”“两学一做”“党的十九大精神”等课题,在相关高校、党校及其它单位累计宣讲达200多场次,受众近20000人次,其中义务宣讲近50场次,受众近5000人次。张正光积极担任学院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指导老师,从确定巡讲主题到撰写宣讲稿,从平时宣讲训练到带队走进街道社区向基层群众宣传党的理论,他每年要投入近3个月的时间陪伴学生。张正光及其指导的大学生理论宣讲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赞誉。《中国教育报》《安徽日报》《安徽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都曾给予报道。大学生宣讲团所依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获得全国高校“百优社团”称号,大学生理论宣讲团队获全国百佳优秀团队。张正光也被安徽省教育厅推荐为全省教育系统唯一一名参评全省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的人选。
真心关爱学生,服务学生成长
张正光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时时处处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从教22年来,从热心帮助学生答疑释惑,解决生活琐事到资助困难学生,扶贫济困,得到张正光帮助过的学生难以计数。近年来通过吸收贫困生进课题研究小组或捐款等方式,资(捐)助学生10人次,累计金额近8000元。
李旦是一名来自安徽砀山农村的大学生。因为家境贫寒,在上大学前曾辍学打工两年。大学期间父亲又不幸去世,他一度萌发了退学的念头。作为班主任的张正光得悉这个情况后,第一时间找到该同学做他的思想工作,并承诺以后上学的费用由他来承担。虽然后来该同学坚持自己交了学费,但张正光经常接济该同学的生活,使之得以顺利毕业。如今该同学已经成为基层中学教师,他也常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学生。他说一定要把这种爱传递下去。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负责人,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到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张正光始终积极组织,主动参与,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1)为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张正光策动分管领导带队先后考察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业建设情况,然后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制定了新一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人才培养标准,得到了相关部门及校外评审专家的充分肯定。同时,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一志愿少、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情况,张正光在辅导员的协助下,每年都用大量的时间,深入学生中进行专业宣讲,为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张正光担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负责人后,学院本科生考研录取率由原来的40%左右提升到60%多,其中30%的同学被985、211高校录取。(2)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张正光在全校率先提出并狠抓落实了本科生专业导师制。在分管领导的支持下,他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导师制的规章制度以保落实。针对大学生师范生素养不高的情况,张正光用自己的课题经费给2013-2016级近400名学生购买小黑板、粉笔以及钢笔字帖,投入资金10000余元。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师范生技能得到了较大提升,王诗茹等同学获得全国华文杯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安徽省师范生教学比赛一等奖。用人担任也高度认同我院毕业生的综合能力。(3)真心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助力学生成才成长。张正光始终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训,为人师表,用健康的心态、积极的姿态去影响学生。作为思政课教师,张正光积极宣传和大力弘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里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怎样做人等涉及学生身心健康的问题,做好学生思想转化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工作。张正光以其自身的言和行,教育和影响了学生,也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大学生多是第一次离家在外求学,貌似独立的外表下其实掩盖了忐忑的心。很多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大学生活,遇到问题也难以排解。因为有亲和力,很多学生都愿意找张正光倾诉以求得帮助。张正光也敏锐地认识到学生需要帮扶,于是,他便每周都利用课余时间接待学生(包括非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因为没有固定办公室,教学楼的教师休息室就成了他接待学生的“专用场所”。近年来他已经累计为数百人次答疑解惑,助推学生成长成才。杨俊在上学期间曾出现思想不稳定、学习不稳定的情况。他不愿意和同学交流交往,而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张正光了解到情况后,主动约他谈心谈话,帮助他分析、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名同学不仅从颓废中走了出来,而且毕业后以一个农村中学教师的身份考取了国内名校的硕士和博士,现在是一名高校教师。还有一些同学大学毕业后依然会返校找张正光谈心解惑。常强强(数计学院毕业生)和刘庆(马克思主义学院毕业生)毕业后分别考取了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但是他们在研究生学习期间遇到思想困惑时,都曾经专门返回母校寻求张正光的帮助。
热心团队建设,筑服务学生的全优团队
一枝独秀不是春,满园芳华才是春。张正光认识到:“服务学生、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靠一个人战斗,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推动教学团队都来关爱学生,服务学生。”这是他从自身成长经历中的得出的结论,也是他加强团队建设,构筑学生服务团队的经验。张正光所在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已经成为该门课程的负责人和教研室主任的他从在团队中锻炼成长到成为团队的核心成员和带头人始终注重教学团队的整体建设和发展。从鼓励年轻教师攻读高一级学位,到手把手地指导他们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年轻教师感受到的是张正光的无私付出和真切期待。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年轻教师的成长极快。近年来,团队有3人获得博士学位,4人考取博士;团队设计完成集体备课、专题辅导、分类教学、无纸化考试等多项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广泛的影响。近三年团队成员的学生教学测评分均达85分以上,属优秀等级;先后有3人此获首届长三角思政课教学比赛一、二、三等奖,2人获安徽省思政课教学能手称号,9人次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人被评为安徽省师德先进个人、省优秀教师、省优秀思政课教师,1人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1人获校教学特等奖,15人次获学院课堂教学金奖;团队获国家社科基金8项(含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3项),省级精品视频课程建设项目(“概论”)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0多项,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3项,省思政课建设工程项目23项;2人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1人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同时,这个团队所有成员现在都能自觉地积极服务学生、关照学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党员和优秀德育工作者。
强化教研科研意识,为教学育人助力
“思政课老师必须做教学和科研的两面手,必须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搞好科研教研,用良好的研究成果促进自己的教学,要善于把握机遇把自己逼成大师。”这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占安老师对张正光的谆谆教导和期望。张正光始终牢记陈老师的教诲,在认真教学的同时,醉心科研,获得了喜人的成果。近年来,出版专著2部(合著),参编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CSSCI刊物13篇,教学研究论文9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项、安徽省社科重点项目1项、“概论”省级精品视频课程建设项目1项、省思政建设工程项目1项,省“概论”课教学名师工作室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它省部级项目10余项。通过教学科研两手抓,张正光较好地实现了教学推科研、科研促教学的良性互动,正是因为有良好的前期成果及培养前途,他成功入选2013年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2014年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教师和全省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2015年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
“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但让我们去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的垂着她的绿荫。”思政课老师的岗位是平凡的,但是思政课老师的责任是重大的,能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成长是莫大的幸福。张正光坚信,只要置身引领学生成才成长和服务社会的奉献中,就一定会成为“四有”好老师,并实现自己的光荣与梦想。他将继续用恒心、热心、爱心、诚心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新的动人篇章。他愿意自己是一束光,照亮学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