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典型】余在海:教师不仅是“职业”,更是“志业”

编辑:谢康 时间:[2020-09-1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余在海老师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先后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安徽师范大学首届“最受欢迎的教师”等荣誉称号。在同学们眼中,他既像一位“严父”,又像一位“慈母”。要学生做的事,他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他躬亲共学。他以共事、共学的方式践行着他对教育的独到理解。

回归初心 做讲台上的思考者

“妙趣横生”,这是同学们对余在海老师上课后最直观的感受。无论是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还是作为一门全校公共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会给人晦涩枯燥的印象,但这样的一门课程在余老师的课堂上却焕发出不一样的生机。听课的同学总会情不自禁地被余老师深厚的哲学功底所折服。无论是他对马哲史清晰脉络的概述,还是对经典原著内容的信手拈来,无一不让同学们啧啧称赞。备课时,余老师十分重视课前教案设计和课后学生反馈,尽可能地利用各种途径收集素材,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将课程的内容与形式做到完美结合。授课时,余老师总是喜欢用有趣且富有启发意义的故事和实例来阐发深刻的哲学道理,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过对每一位哲学家的细致分析,帮助同学们找寻出其思想的根源,让同学们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在余老师看来,“大学教师,特别是哲学教师,要站好讲台,就不能仅满足于做一个‘知识搬运工’,而必须做一个讲台上的思考者。在讲台上,教师要努力通过自己思想中的痛苦和欢欣去感染学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与思想为伍、与真理为伍的无穷乐趣。”基于这一教学理念,余老师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三注重”和“三要”的新型教学模式。从学校、学院组织的多次教学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对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很高。同行专家和听课学生普遍认为: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改变了“原理”课程原先给人的那种晦涩枯燥的印象,其中体现出来的“剥洋葱式的问题分析”“接地气的哲学讲述”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艺术”,让抽象深奥的哲学课堂变得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躬亲共学 教学科研齐头并进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在同学的课业上,余老师扮演着“严父”的角色。他对同学们的严格要求让大家自觉养成了课前预习、课上提问、课后复习的好习惯。他常把“不懂就对了”挂在嘴边,引导同学们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好习惯,让大家通过自身探索从“不懂”走向“懂”。在余老师看来,“现代大学,就其本质而言,并不能简单等同于职业培训意义上的教育机构,相反它是‘一个无条件自由思想的场所’。大学教育的目的不能仅仅局限传授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着重培养学生在不计其数的信息或知识中加以鉴别和选择的‘判断力’或‘思考力’。”每逢上课,他都会提前走进教室,或是将教学提纲规整地写成板书,或是抓住点滴的时间进行学习。在他身体力行的示范中,同学们也就自然做到见贤思齐。

除了课堂教学,余老师还十分重视学术研究,在他看来,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之间是相濡以沫的关系。他强调,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是科研的“催化剂”,他曾举例说,“当你要讲好‘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就必须关注新康德主义的先验价值哲学和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研究的进展”。而与此同时,在对学术的研究与思考过程中,也就更加提升了教学的学术水准和思想含量。 

润物无声 关怀学生无微不至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余教师不仅是一位专家,更是一位杂家,他兼顾着同学们的教育、管理与生活。这样的余老师更像是一位“慈母”。为了同学们能够学得更好,他谨遵同学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尽力做好本科生导师的工作,在开学初始,便会为大家制定不同的学期规划,及时了解自己所带学生的思想生活状况,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和处理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惑和问题。他会细心地为大家推荐优质的书目,考虑到出版社的不同,余老师还会主动将自己的书拿去给同学们共享。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余老师会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同学召开各种类型的讲座,以满足同学们对于知识的渴求。

在余老师看来,关爱学生,不是无原则地迎合学生,而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思想上的独立性。虽然有时余老师会对同学加以批评性的引导,但忠言逆耳利于行。余老师常说,“教育很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神圣、最为艰难的事业。但我喜欢这个事业,因为作为‘讲台上的思考者’,我有机会和青年学生们一起收获思想的欢欣”。

“您为什么会喜欢当教师呢?”每当有学生这样问时,余老师总会认真地回答道:“因为教师不仅仅是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更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志业’。”余老师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Copyright 2007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