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任安徽师范大学幼教集团教学副主任的夏世瑾老师,扎根学前教育23年。因为卓越的业绩表现,获得了同业人员的高度赞许,多次作为专家团队成员担任教育部“国培计划”指导专家。
常听夏世瑾老师谈起在幼年时,就喜欢在晚饭后学着幼儿园里老师的样子带着爸爸妈妈一起唱儿歌,做游戏。简单而美好,满足又自豪。对于老师这个职业,她有着就心底最深的喜欢。近20年的工作历程,在一线的工作中,她的获得了很多孩子们的喜爱和信任,家长们的夸赞和敬佩。真情相许,她和孩子们一起描绘奇妙童年。
以爱之名,点滴陪伴
2020庚子鼠年春节来临之际,一场与“冠状病毒”的全国之战拉开序幕。受疫情影响,园内的春季开学无奈延后。在知道延迟开学的第一天,还在享受假期的家长们就已经开始有点焦灼。高密度的疫情关注更是平添慌乱。于是,在集团的带动下,夏世瑾老师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在班级群内和孩子们互动。新的互动形式,帮助孩子们在理解这样不同寻常的生活变化同时,也有效的帮助家长缓解了家庭亲子焦虑。她从一位母亲的视角出发,通过小范围的调研沟通,高效的获得了班级群内互动的有利形式和切入点。谈大家所困惑的,给大家所需要的。
选择疫情相关素材,剪辑整合。用观看视频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什么是病毒?如何科学的自夏老师保护及防范。
谈话活动开始了,第一次的线上语音互动,通过播放新冠病毒是什么的动画小视频、小区里的疫情防控照片以及健康卫生从夏老师做起的解说短片,让孩子们了解了所处疫情时期的原因和生活中的变化。交流了因为疫情而不能外出时,宅在家里的有趣的游戏方式,可以阅读,可以和同伴视频,可以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可以画画。。。。。。因此而解决了家长们头疼不已的亲子时光。互动结束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家长们意犹未尽。纷纷表示,老师的语音聊天让他们顿时有了亲子陪伴的信心。当夏老师说:“时间不早了哦,宝们早点休息呢。”孩子们按耐不住,激动的发着语音条。“老师,我好想您!”、“老师,我想看看您!”、“老师,我想念幼儿园的小车啦!”、“老师!什么时候才能去幼儿园呀?”。。。。。。。稚嫩的话语,真诚的情感。让人热泪满眶。小小的短暂离别,体会到孩子们如此深沉的爱着夏老师,天下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儿了。感受到被需要,让园内年轻教师更加坚定给孩子们在疫情期间进行常态化的沟通和交流。幼儿园去不了,咱们就在云端继续相见,一起成长。
家长们每每谈论起这件事都充满钦佩。家长说:“因为微信平台的视频聊天只能9人同时进行。夏老师便按照班级里的小组给孩子们建立了视频聊天小组。考虑到孩子们的日常宅家生活和家长的不同需求,夏老师提供了两个时间段供大家协调选择。白天的下午时间段定在孩子们午睡后的下午3:00开始,确保孩子们精神饱满,家长们也没有太多的生活事务夹杂,可以全心陪伴参与。晚上的饭后时间定在多数家庭晚餐整理后的7:30开始,使得即使白天需要外出工作的家长可以从容不迫下班回家用餐后陪伴孩子一起互动。同时,按照周一到周六的时间,供家长们选择参与互动的日期,坚持每日一个小组互动,让互动落到实际的开展。因为之前的暖心准备工作,六个小组视频互动顺利开展。线上相见,夏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读读故事,说说
生活中的趣事,一起唱一首歌,共同做一段手指游戏。简单而美好的30分钟。孩子、老师和家长彼此间更加亲密温暖。家人围坐,灯火可亲。夏老师的班级已然是一大家子。共以爱之名,享点滴陪伴。
在疫情结束后的复学之际,因为爱与信任,需要和期待。夏老师班级的复学率为满勤。复学第一天,看着一张张扬着快乐的小脸。夏老师的心头暖流激荡。此刻,即使是疫情期间因为细化班本课程而反复斟酌通宵熬夜修改的疲惫一扫而光。夏老师那红着的眼眶里,不仅是疲惫,还有更多的幸福与感动。做一名老师,在这样特殊敏感的时期,还是被孩子需要,让家长信任。夏老师无比满足,更加激昂。
十里春风,用情守护。
臣靖执长缨,气轩立乾坤。小班入园,第一次看见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夏老师就在想,靖轩的父母定是希望他能够如此这般,男儿本色。
初遇靖轩,如夏之鸣蝉,哭声总是缠绕耳边。轩妈告诉夏老师:“夏老师们家这小子,很是磨人!”夏老师的心中忽然闪过一丝酸楚,磨人?夏老师想,一定是你还不够懂他。可面对一位满脸无奈甚至有点儿“嫌弃”的母亲,夏老师忍住了脱口而出的疑问,点点头,对她说:“让我来试试……”
就这样,夏老师和靖轩的故事,开始了……
安静的午睡时间,突然一声吼哭,满是鼻涕和眼泪的靖轩坐立在小床上,不顾一切的大声释放着。“怎么啦?”“哪不舒服吗?”“做梦了?”一连串的柔声问句被淹没在靖轩的哭声里,丝毫没有挣扎的力气。是的,他就是这样。安慰,对他来说,只会被无情的自动屏蔽。夏老师很挫败。好几次了,除非他自己停下来,夏老师怎么温柔,如何关心都是无用功。更着急的是,每一次的哭闹过后他似乎更加的不愿意和夏老师再多说。这一次,夏老师决定,换个角色再试试。
下午起床,靖轩始终不愿意离开他的小床,夏老师摸了摸他的被子,湿了。那么,午睡的哭闹一定和这湿被子有关。这孩子,为什么不说呢?站在原地,夏老师满是心疼地看着他,他也看着夏老师,一脸的决绝与冷漠。于是,夏老师坐在他身边。悄悄的和他耳语:“夏老师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也弄湿过被子。”小心翼翼地,夏老师看着他的眼中警惕和疑问继续说着“可是夏老师不是有意的,我忍不住了。嘿嘿。。。你能理解我吗?”一言不发,他继续沉默着。只是,脸上的表情缓和了很多,十万个大写的尴尬,夏老师只有说下去:“夏我看见了你的表情,它看起来好像挺理解我的,是吗?”终于,他点了点头。惊喜,在夏老师心中策马奔腾!眼泪,却不争气落了下来,忍住激动,夏老师轻声问他:“我可以抱抱你吗?”顿了一下,他有点艰难的点了点头。夏老师将他轻轻拥入怀中,虽然他还有点小小的抗拒,“需要帮忙吗?”他用轻的不能再轻的声音在夏老师怀里呓语着:“我的裤子也是湿的。”夏老师立刻充满热情和期待的说:“你需要我做点什么?尽管说,如果我可以的话。”他擤了擤鼻子:“你不骂我吗?”夏老师坚定的告诉他:“不!为什么我要那样做?孩子,夏老师只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你。我很喜欢帮助你。”“可是,妈妈不是这样说的,她说不许尿裤子,不许尿在床上。”放下了防备,他开始诉说他的要求:“我想换裤子。”此刻的夏老师如沐春风,欢天喜地的拿来了换洗的裤子,将被子高高举起,围住了他稚拙的动作。很快,他就自己换好了裤子,夏老师真诚地对他大加赞赏:“靖轩,你战胜了自己,真了不起!”
午睡的小风波似乎就这样过去了,可是夏老师的心中却充斥着复杂的情绪。靖轩不愿意说出解小便不止和他内向的性格有关,还有可能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出了问题。想起他在夏老师怀中那一句“你不骂我吗”夏老师想要做点什么。于是,选择在晚上十点,估摸着靖轩应该睡着了的时候,夏老师打了靖轩妈妈的电话。电话接通那一刻,妈妈的紧张溢于言表:“夏老师!是孩子犯了什么错误吗?这孩子!我每天都告诉他不要给老师添麻烦!真是不好意思!”一大串的话让夏老师顿时找到了靖轩所有行为的大致原因,夏老师赶紧安慰靖轩妈妈:“请放心,孩子在学校很好。只是我想趁着孩子睡着跟您聊聊他最近的成长。您别紧张。”
“哦!那好。您说!”轩妈的语气舒缓了许多……
在交谈中,夏老师知道,轩妈一直以来给予靖轩的是要求多于帮助,鞭策过于肯定。自出生以来,为了安心,每天中午和晚上睡觉轩妈都会给靖轩穿上纸尿裤。三年多的时间,每晚穿着纸尿裤入睡,难怪孩子会不自觉地尿床。接下来的时间里,夏老师咨询了专业的医生、查询了有关网络信息,并一一发送给了轩妈,一天放学,轩妈找到夏老师,说是要下定决心把宝贝的纸尿裤给下了。看着满脸坚毅,向上前线一般的轩妈,夏老师开心的笑了:“其实,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还是很棒的,看他自己穿衣服,穿裤子多好!你要相信孩子,他们需要的是适时的理解和帮助,多肯定,有针对性的表扬会让孩子更加自信,勇于解决问题!”“嗯!好的!谢谢您我一定努力!”轩妈充满了信心“加油!我会一直在你身边!”夏老师不失时机地鼓励着。
现在的靖轩,笑容常挂在脸上,虽然还会有点不好意思,但有时也会跟夏老师说:“老师,看!这是我搭的房子!”
臣靖执长缨,靖轩一天天长大,终有一天会成为七尺男儿,气轩立乾坤。
此刻,冬日的暖阳洒满窗台。夏老师和靖轩的故事还在继续……
春风十里,桃李芬芳,这就是夏老师热爱的自己,一名平凡的幼儿教师。
尊重成长,共同发展。
欢快的游戏活动、有趣的集体教学使得儿童在幼儿园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会乐此不疲。
儿童的游戏是他们每个人力所能及的自发活动,疫情复学后的主题研究活动紧锣密鼓的开始了。在生活中,周围的人对孩子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与家人、同伴的互动是幼儿最初形成的社会人际关系。随着孩子们社会认知的发展,中班幼儿开始关注周围的人和角色,知道更多的职业及其特征,并开始对不同社会角色形成基本观念。在生活中,他们喜欢通过游戏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职业。因此,夏老师在班级开展《周围的人》主题活动,帮助幼儿将已有的经验进一步梳理提升,认识各种各样的的职业,感受不同职业与生活的关系。与此同时,根据幼儿的自主拉票、投票、选择,班级针对主持人的职业进行聚焦式的研究,班级里的“职业大体验”游戏活动,满足了孩子们游戏的愿望、激发了孩子们探究的持续性。
一起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职业,了解这些职业与生活的关系。然后再自主选择“我想研究的职业”,用小组团队宣讲的方式进行宣传拉票会。初期的主题确立阶段,夏老师要做的不仅是将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同时还利用多种形式鼓励激发孩子们的表达勇气和欲望。能够在集体面前有目标,有思路,有情感的大胆表达,更重要于知识性学习。让孩子们在完成自主表达的过程中形成多元化能动性思维能力及团队交流的互动思辩过程。从而获得了使其受益终生的优秀学习思维品质。
在充分自主的探究环境中,孩子们确立了要研究的主题职业-主持人。接下来,夏老师的身份便成为了他们的合作伙伴和忠实粉丝。提供多种图片及现场视频解说,让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演播室”的基础设备。依据他们所关注到的摄像机、提词器、主持台、灯光的表征,支持他们满幼儿园寻找需要的材料进行游戏搭建,自由组成小组分工,合作。通过商量明确小组内每位孩子的搭建任务,共同商议对比,选择适宜的材料。在游戏中,及时肯定他们发现的问题,鼓励他们用多种方法尝试解决问题。积极参与他们的讨论,退位观察他们的游戏行为,解读孩子们所需填补的知识性经验,及时提供相关材料。通过每一次的谈话活动帮助孩子们树立问题,累积经验。同时也鼓励孩子们主动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分享。用爱与尊重点亮孩子们的主动学习与成长。
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在宽松自主的活动环境中,自信果敢的孩子们很快完成了职业场景的搭建。在此过程中,他们用一次次的试错和修整,将最初“隐约含蓄”的游戏意图从原始框架,变成了实物成果。倾听和表达,在同伴的充分互动下,孩子们对自己“要做什么事情”,“怎样去实现”,也变得更加的深刻和明了。
在最后的小组成果交流会上,夏老师看着手指着屏幕,对于新鲜制造的提词器每看一眼都溢满爱意的孩子们时,突然感觉那小小的模样像极了一位位为自己的孩子而骄傲自豪的老父亲、老母亲。思路敏捷地陈述每一部分的介绍,不燥不怒的回应每一种质疑的声音。在学习中生发成长的社会性情感中的自我能控制力,因为亲身实践后的胸有成竹而更具魅力。
夏老师曾这样说:没有剧本的游戏,给儿童的体验的是行动的自由和心理的安全,这里没有来自外在要求的约束,没有成败评价的压力,这或许是学习、探索、创造的最佳心理氛围。夏老师班级的孩子们,在游戏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达到了极致。与直接教学中的被动学习相比,更具专注、毅力、灵活性。学习有态度、有方法,对不确定的未来具有重要的适应价值之学习的品质。夏老师的可贵,在于会读懂儿童的游戏,能走进儿童的心里。
每一次孩子的热爱与期待,每一位老师的信任与尊重。是夏老师的成全与成就。成全孩子们的探索欲望,成就孩子们的自主成长。孩子们的自我肯定、老师们的专业发展在充满爱的幼儿园里,犹如夏日里的小树清风般滋长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