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典型】方维保:执着学术研究 深情教书育人

编辑:谢康 时间:[2023-09-05]

大学因其有学者才称得起大学,学生因得遇良师而成人成材;大学凝聚学者和良师,教化莘莘学子,传承文化与文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方维保教授,正是这样的学者和良师。

始于热爱 守之弥坚

一个人青少年时代的爱好,往往是他一生事业的启蒙。1980年代和1990年代是中国现当代文学风起云涌、求新求变的时代,也是文学的价值被全社会极大认可的年代,一部文学作品往往化为全民热议,作家也成为“顶流”明星。这是一个文学火热的年代,正是方维保老师的青年时代,也是他四十多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起点。

从读研究生时起,方维保老师已经开始关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现象,追踪当代文学的最新变化,研读当代作家的创作特征。文艺青年的敏感,学术训练的敏锐,和那一代青年特有的指点江山挥斥方遒,都化作对现当代文学思潮的笔底思考。方老师最早期的几篇论文,如《新时期文化小说价值心态透视》《恣情的诗意——论潘军的小说创作》《<活着>:先锋派的终结仪式》等文章对先锋派代表作家进行恰当的有预见性的评价。这些都体现了他的才情、胆识与洞见。在此基础上,方老师写作了自己最初的两本学术著作《迷乱的风景——新时期文学现象研究》《当代文学思潮史论》。可以说,刚入而立之年方老师就已经成为学界引人注目的青年批评家。

而随着对文学思潮研究的深入,方维保老师又对“左翼文学”格外关注。从事现代文学研究的人都知道,1930年代以来,“左翼文学”已成为中国文学主潮,它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学形态和时代特征,并深深浅浅地影响着同时代其他文学创作;研究“左翼文学”,就是掌握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趋势的其中一把钥匙。方维保老师在这一领域持续深耕数十年,早在90年代初,就在《东方丛刊》发表文章,对红色经典《青春之歌》所体现出的革命知识分子特殊心态进行了新颖的解读。此后又陆续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与批评》《文史哲》等高水平期刊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论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成功申请关于“左翼文学”研究的省社科和国家社科项目,出版两部著作《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左翼文学研究》(2004年)和《现代“革命文学”的价值结构研究》(2020年)。方老师的故乡安徽肥东,在晚清以来的近现代史上,颇出过一些国之重臣、英雄豪杰,发生过不少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岁月流逝化为传说,不知是否不经意间点燃了他的热血。

身为安徽人,在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这为方维保老师提供了另一个顺理成章的学术生长点。安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省份,“五四”新文学的肇端就来自于两个著名的安徽人,此后一代代安徽青年,接过“五四”的火炬,将他们的兴趣、才华和努力,化作繁星点点,闪耀着新文学的夜空。方老师选择了苏雪林,一位特立独行的安徽女作家,作为研究对象。几年以后,一本在苏雪林研究界无法绕开的专著《荆棘花冠:苏雪林》出版了,虽然多年以后方老师谦称为“少作”,但其实这本书获得了2005—2006年度安徽省社科文艺出版奖(社科类)。以苏雪林研究为支点,方维保老师撬动了安徽本土文学研究的齿轮,陆续开启了张恨水、季宇、许春樵、潘军、李凤群、李为民等作家的研究;发表了几十篇高水平论文,先后当选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和安徽省张恨水研究会副会长,为安徽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事业作出了贡献。

以上两类研究,看似两峰分峙风景各异,实则两水并流终将交汇;作家作品研读,是打底、是直觉、是体验、是汤汤流水;而文学思潮追踪是归纳、是反思、是建构、是坚硬河岸;两者融合,汇成现代文学的大江大河。故而近些年来方维保老师的研究重点,转入对“五四”以来百年中国新文学史的整体思考,2021年方老师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中国新文学史编纂体例研究”,正是这一思考的结晶。近几年,方老师以平均每年发表6篇以上C刊的惊人成就,成系列地在重要学术期刊上推出关于百年中国新文学的思考,刷新了学界对新文学史编纂的认知,为现代文学研究、特别是文学史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局面。外人或许惊叹为何方老师的科研成果呈现井喷状态,其实这不难理解,这既是文科学者的常见现象,是年龄增长、人生阅历与深度思考多重叠加后的必然;也是方老师极其勤奋的馈赠,他是不愿意浪费时间的,哪怕是短暂无聊的等待,也化为手不释卷的坦然。可以想见,未来方老师的学术思考会越加精深。


春风化雨 万物生长

方维保老师曾有一篇自述,夫子自道,他非常沉迷于课堂教学。

1992年硕士毕业来到安徽师范大学,方维保老师专职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教学,至今已有31年。方老师开设各类本科生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欣赏》《新时期文学热点研究》,研究生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中国现代左翼文学思潮研究》《中俄文学比较研究》等,都是历来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方维保老师沉醉于课堂教学,但他并不搞“一言堂”。他追求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喜欢师生同堂载笑载言,他常常抛出一个问题,一个学生回答,多个学生驳诘,引发热烈讨论。讲到高潮处,兴之所至,方老师随手几笔就是一幅毕加索风格的抽象派绘画,恰好对课堂内容画龙点睛。有时故意讲错一个典故,然后偷偷观察学生的反应,看到学生鼓着眼睛几乎要跳起来指出他的错误,他反而释然一笑。对于那些语言文字上适合朗诵、适合歌唱、表演的篇目和片段,方老师常常让学生到讲台上唱一段、朗诵一节、表演一刻,通过个体体验,强化学生对现代文学文本的理解和认知。他喜欢课堂上学生如青草拔节的感觉,那是青春的力量,是穆旦诗歌的意境,于是他也讲讲现代作家的爱情故事,讲讲爱情与文学的互动生成关系,讲讲现代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塑造,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的关系。

当然也布置作业,不会布置作业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方老师的作业多种多样,比如写作“你最喜欢的家乡美食”,于是学生们读汪曾祺、梁实秋、林语堂、张爱玲甚至李渔和《红楼梦》,遍寻文学中的美食;于是各种稀奇古怪的食品出现在课堂上。这是一种开放性多侧面创作型文学活动,看似了解家乡的饮食习惯,背后隐含的是对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传统文化、现代变迁的观察;同时亦能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文学阅读能力。这份作业看似散漫,其实四两拨千斤,不少在这份作业上脱颖而出的学生,后来也被证实具有相当的综合学习能力。

在研究生教学和指导上,经过方维保老师的悉心指导,多位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论文写作都取得了优异成绩,获评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优秀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很多学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成为骨干力量和学术新锐,多次在省内文学评论活动中获奖,成为安徽省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

老师春风化雨,学生恣意生长,多年以后回想起来还是那么鲜活而快乐。2018年,文学院1998届本科生在毕业20周年纪念活动上,请回了当年曾为他们授课的教师,方维保老师作为教师代表被簇拥上台,在已经毕业20年的老学生们面前,深情回顾当年备课和上课的情形,此时方知当年的小方老师为站好讲台付出了多少心血。然而时光不负有心人,所有背后的默默付出,总以某种形式被学生看见和了解,并以另一种形式被记住和回馈。20年后,讲台上是依然意气风发被鲜花环抱的方维保老师,讲台下是老学生们听不够的热切笑脸。余光中说,人生有很多事恰如船后的波纹,总要过后才觉出它的美,或许说的就是这类吧。

2023年5月,在方维保老师的多方协调和努力下,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成立“当代安徽文学研究中心”和“新时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互动平台”,隆重的开幕式和各种学术活动,精彩纷呈,这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发展的大事,也是安徽文学研究的大事。安徽师范大学、芜湖日报、安徽省作家协会、安徽日报客户端、人民网、新华社客户端都发布了消息,影响颇大。其实以方老师的性格,他更喜欢安静地看书写作,但如果一事于公有利于学术有利,他总忍不住要鼎力相助。这是他那一代学者的情怀和境界。        



Copyright 2007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