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安徽省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计划,获“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人才称号,先后任安徽省外文学会副会长、翻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他是翻译领域的专家,如他所言,“30年来一直在‘学翻译、做翻译、教翻译、论翻译’”。他将对翻译的热爱与教书育人的使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宛如校园里一盏明亮的“路灯”,照亮千万学子的行进之路。
以翻译为抓手,聚焦科学研究
他深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仅满足于教学实践是不够的,教师不仅要教好学,还要把教学和科研真正统一起来,成为实践者、研究者、思想者和创新者。外语专业教师教科研工作开展相对较为困难,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探索之后,他将自己所喜爱的翻译工作作为科研突破的抓手。功夫不负有心人,迄今他出版有《成也朋友,败也朋友》《自然的大都市——芝加哥与大西部》等译作,累计翻译字数逾百万。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和省厅级项目10余项(目前正在主持省哲学社科重点项目“近现代安徽翻译文化史研究”,今年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全国一级出版社和“百佳”出版社)出版了《翻译史研究方法》(2022)等专著,在《中国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30多篇。他的科研工作不仅提供了高校外语专业参与社会服务的范例,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外语教师从事科研的榜样,展现了“安徽师大外语学人的样子”。
以翻译为龙头,创新团队建设
他的科研乐趣并没有止于书斋内的“独乐乐”。他认为个体与集体、与学院、学校密不可分,相互成就,因此“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只有翻译课程组、翻译教研室、英语系乃至整个外国语学院在教科研上都好起来才是真的好。为了实现这“美美与共”的宏伟目标,他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有关教育的论述,采用了“美人之美”的方法,一方面积极参与学院的研究生专业建设、科研发展和学术交流等事宜,并担任学院分学术委员会主任和比较符号学研究中心负责人,另一方面则结合自身学术研究的经验,利用学术沙龙、讲坛、分享会、论文指导会等(如开展“首届比较符号学学术研讨会”和主持朱湘青年论坛等)帮助青年教师提升科研能力,增强科研自信,提高他们的学术素养,从而创新学术团队,促进学院的学术繁荣。在他看来,与年轻教师一起成长,为学院和学校的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既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同时也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何乐而不为?
以翻译为支撑,助力教书育人
他常常把自己比作校园里的一盏“路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必须履行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天职,以身作则,正己化人,用自己的光亮照耀年轻教师和青年学生前行之路。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于是,他抱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终身学习态度,不断研读专业理论和教育著作,阅读人文和科学书籍,反思教学活动,思考对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策略,金针度人——这也是他至今仍然将“学翻译”作为自己“十二字学习和工作行动指南”终身任务的原因。他将自己的教育理念自觉地付诸到教书育人实践之中:他坚守一线,近两年承担了《译文赏析》《笔译I》《英汉语对比与翻译》三门英语专业本科生课程,以及《翻译理论研究》《科教文献翻译》《学术写作》三门研究生课程,担任11名英语专业本科生指导教师,指导9名硕士研究生。显然,翻译成为了他和学生们联系的纽带,他指导学生们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各种翻译大赛,申请合适的课题,参加校内外学术活动。他的努力不仅得到了学生们的好评和同行们的肯定,指导的学生也收获满满:1项韩素音全国翻译大赛优秀奖,2项省翻译大赛(笔译)二等奖,3项三等奖,若干名优秀奖;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级项目;1名研究生出版译著;多名研究生学术受邀参加学术展示,等等。
回看来时路,他带领师生走的是那样坚定、那样从容、那样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