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雨,安师大幼教集团年级组教研组长,一级教师,市骨干教师,市优秀教师,安师大幼教集团首席教师,最美教师,优秀党员。参与多项课题研究,主持一项市级课题研究。国培优秀讲师,多次承担开放任务,多篇论文获奖,多次参加教材编写,多次在省、市级大赛中获奖。
勇于创新,潜心教育教学改革
十三载从教路,杨红雨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按照党的原则和党内生活准则办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在园领导的引领下,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教育方法,教育教学成绩显著。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大家的生活节奏,要求幼儿园“停课不停玩”。“如何有效地抓住疫情的切入点,挖掘儿童生活中的课程线索,建构富有生活气息的大班亲子数学游戏活动”是当时她组织线上教研的主要内容。于是,她积极带领老师们开发出了一系列线上亲子活动:《种豆收豆》《空间方位大挑战》《寻找立体图形》等,活动一经发布,线上点击量就达到4万人次。这些数学亲子游戏,提升了居家活动实施的质量,促进了亲子关系,让“课程”真正回归了儿童生活。
她积极将成果写成论文《疫情背景下大班亲子数学游戏的设计与思考》,并获市一等奖。执教的原创数学活动获市数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此外,她也积极参加附幼党总支“党员先锋云讲堂”系列活动,通过课程实践分享,帮助云南怒江、宿松等薄弱园教师专业成长,为充分发挥附幼的辐射引领作用,带动“省内外结对帮扶园保教质量提升”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教研指导,发扬传帮带精神
集团为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任命其为集团首席教师,创建工作室qq群,以此建设师资队伍。她积极组织老师们在群里做分享交流,工作室人数达76人。
她所在的年级组年轻教师居多,她通过“树信心,走好起始路”“传经验,缩短适应期”“勤交流,弥补不足处”等方式方法以老带新,完善“传帮带”链条。幼教一线工作琐碎,很多老师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都会来请教她,每每如此,她都会耐心地将教学经验倾囊相授,以此助力青年教师的成长。
爱岗敬业,润物无声,用爱心浇灌童心
杨红雨的班级刚刚送走了一位特殊毕业生,叫小宇,一位类似阿斯伯格症状的特殊行为儿童,表现为:存在社交障碍,在社交过程中,只能努力运用自己的智力进行程式化反应,不顾及别人感受,行为刻板,没有明显的言语和智力方面发育的障碍。起初,小宇的特殊行为并未引起家长关注,她就通过周末家访实地观察,积极反馈交流孩子在园表现,这才引起家长重视,小宇妈妈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业机构和专家,最终得出孩子的症状非常符合阿斯伯格症状。
于是,杨红雨课余便去请教专业的特教老师,了解到:阿斯伯格不是精神病,如果教育得法,小宇对某些方面表现出来的天赋,可能让其成为这些领域的天才。所以,在接下来的幼儿园生活里,她对小宇的行为给予了充分地理解和尊重。如,她常常通过游戏契机,来促进小宇交往行为的发生,小宇在班级里最爱做的刻板行为是“塞”,她就在班级添置大量的黏土、一次性大小纸杯,同时建议小宇妈妈也在家里提供这类材料,供孩子充分探索。当细心的她觉察出小宇爱哼唱,有潜在的音乐“天赋”时,她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小宇妈妈。为了提升小宇的自信心,让同伴看到他的“特长”,她常请小宇在班级弹奏钢琴曲,小宇的一曲《天空之城》让他成为班级的音乐小明星。
在杨红雨的班级里,教育不仅要照顾有特殊需求的幼儿,还要面向全体,“教育要让全体儿童在一个班级里都能按照自己的节奏,自由、快乐地成长,让他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一直是她所追求的教育理想状态。
她挚爱着幼教事业,用爱滋养着每一个孩子,得到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赞誉、同行的好评、领导的褒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