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浩瀚星空中,总有星辰,以其独特的光芒照亮学子的前行之路,他们用知识的灯塔引领方向,以无私的爱心温暖心灵。石萌老师,便是其中一位。他如同春日里绵绵细雨,润物无声,却又深刻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民主管理,润物无声
在他的班级中,民主管理是最大的特点。他坚持让学生参与班级决策,从学习计划到活动安排,每一项决定都经过班会讨论,确保每个声音都被倾听,每个意见都得到尊重。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也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在集体中表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他深知,教育的本质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灵魂的触动和生命的启迪。2024届高三九省联考成绩出来后,一位同学的成绩与平时相比出入有点大,导致学生状态很差,也出现了不自信的情况。在一个深冬的傍晚,他与学生在小区的亭子里交心,尽管衣着单薄,但他用一颗温暖的心给学生以热量,以重新跳动的节律,以无比自信的力量。这位学生高考的最后三个月里努力拼搏,最终考取了清华大学。
深耕竞赛,勇于探索
工作以来,他已带了两轮化学竞赛。除了日常工作,他每周要花两到三个晚上带着孩子们感受化学竞赛的奥秘,每年寒暑假几乎都没有休息。对于参加化学竞赛的学生,他既是良师,更是益友。他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心理、生活等。每一次学生出去比赛,培训,他都亲自带队。2019年寒假,他带队去南昌培训,突遇疫情。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他内心是无比慌乱的,何况身边还有一群未成年的孩子。他故作镇定,稳住孩子们的情绪,然后外出购买口罩。当时口罩已非常紧缺,他跑了不知道多少个药店才买到几包。后来又几经周转,终于在封城之前把孩子们安全地带回芜湖。回来后,孩子们并没有因为疫情的影响放弃竞赛学习,最终在2020年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了9个安徽省一等奖、两个学生进入安徽省代表队的优异成绩。竞赛学生中有两人被北京大学录取,两人被清华大学录取。
有了第一轮的竞赛经历与经验,他在第二轮的竞赛中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去培养学生,最终取得了9个安徽省一等奖、四个学生进入安徽省代表队的优异成绩。
他的一位参加过化学竞赛的学生这样追忆:
初入高中,孑然一身,未曾有斩棘披荆的勇气。恰此时,我遇到了他——我的化学竞赛教练,也是我高中三年的班主任石萌老师。接触化学竞赛之后,于心于行,石老师都在各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不论是知识上的富足,还是外培时生活上的鼓励,无微不至,以身作则。也正是石老师的严格要求,让我养成了现在的好习惯。
初赛成绩出来,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准备省选之际,踽踽独行,未免心生黯淡。或许一蹶不振,或许凤凰涅槃,关键时刻,石老师的“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话鼓励我坚定地走下去。决赛接踵而至,淡然替代了慌张。我相信,伤痕累累,正是顶天重生之时。“一日为师,终身为师” ,石老师带给我的,远不止知识与学识,更多的是人生的感悟。正是这些感悟,支持我在后续的文化课学习中行稳致远,在北京大学的群星中绽放自己的光芒。
教研引领,追求卓越
尽管班主任管理和竞赛辅导以及两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占去了他绝大部分时间,但他依然利用休息时间扎根教学教研,追求卓越,不断向上。从教以来,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并获奖;同时,他也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比赛,先后在2017年获得芜湖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2021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优质课评选暨优秀课例汇集活动中获得安徽省化学学科一等奖。2023年,他的《大概念统领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碳中和理念下的化学解决方案》被纳入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
师魂永驻,桃李满天下
岁月悠悠,转眼间,他已在教育的田野上辛勤耕耘了十余载。如同一股清泉,他滋养了一届又一届学子的心田。在他的影响下,学生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负责,学会了坚持。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那位曾经给予他们无限关爱与启迪的恩师。
(左侧为石萌老师)